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2021-2024三年发展规划(修订版)

发布时间:2022-12-16  作者:办公室 责编:办公室

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2021-2024三年发展规划(修订版)

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城北路4号,坐落于商代王都宫殿区之上,创建于1948年8月,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商都的现代文明滋养她蓬勃发展卓越前行。

建校70余年,学校在艰辛中起步,和新中国一同成长,在新时代里焕发生机。1981年,学校被郑州市教育局正式批准为郑州市重点学校;2001年,学校被郑州市教育局确定为郑州市首批争创国家级名校的三所学校之一;2002年11月,学校成为郑州市首批示范性高中;2005年,学校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示范性高中称号;2007年,学校提出了“绿色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2014年9月,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12月,学校科研成果被收录进《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集》;2017年学校加入了全国高中学历案联盟,并成为郑州市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一路走来,学校逐渐成为一所育人目标清晰、办学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性高中。

2020年1月郑州市人民政府理顺教育体制,原郑州市回民中学更名为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实施高级阶段学历教育。目前,学校有两个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其中航空港区新校区(郑州市28高级中学)于2020年8月开工,2022年9月正式招生,管城区新校区正在积极筹建之中,均预计2021年底开工,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共有42个教学班2100多人;教职员工180名,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副高级教师56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特级教师、省市级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等30余人学。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基础分析

一、背景分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郑州开启了全面建设具有发展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对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郑州市发展美好教育,是贯彻落实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

在过去的三年中,全体回高人在继承中执着追求,以“卓越”为校训,准确把握办学方向,不断提升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办出特色,创出品牌。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校本研究,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办学底蕴,凸现学校特色,彰显学校品位,坚持规范和专业的办学宗旨,坚持“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以“规范办学,规范管理,规范落实”为总基调,以“行政专业、教师专业、教学专业”为核心,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在稳健发展中向高而行,砥砺奋进,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在全国以及省市教育教学改革中,紧跟上级步伐,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引领下,指向核心素养,进一步发展和丰富校本绿色教育理念,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二、发展优势

1.课程建设凸显特色

依据“绿色教育”的教育哲学,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学校育人目标,学校梳理现有课程,构建体现“引领学生持续成长”的课程理念的“绿色生态课程体系”,包含绿文、绿智、绿德、绿美、绿健、绿创等六大课程领域,每个课程领域都包含学科基础课程、特色课程等丰富的内容,这些课程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依据学校课程目标,我校制定出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实施和评价方案,以多种方式实现“身心健康、行为规范、意志坚定、方法良好”的育人目标。

2.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核心素养提出了学生发展的总体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则为学校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基于此,学校聚焦“大单元、真情境、新技术”的先进理念,以学历案为抓手,发起了课堂教学新变革。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在细化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学科课程进行素养为本的单元整体设计,构建起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体系,编制出科学专业的单元教学《学历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深入践行“教·学·评一致性”原理,进行基于目标达成的教学评价,为学生搭建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课堂,将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学历案教学不仅变革了教师教的方式,也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学历案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大幅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办学特色继续深化

学校一直坚持内涵发展,从办学目标持的确定—五大文化的引入—管理机制的变革—民主环境的创设—文化特质的初步形成,学校师生已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校办学规范有序,干部团队讲大局、讲正气,团结一致乐于奉献;教师团队不断在自己的专业上追求进步,勇争一流;美育教育、创客教育和生涯教育也成为学校靓丽的名片;校园活动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协同高效,校园氛围积极和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4.教师发展形成体系

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学校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全员参与的教师发展体系。立足学校实际,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不断完善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依托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围绕新课程新教材、备课专业化、学生评价等问题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的教学研究;建立起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长效运行机制,倡导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营造开放、共享的教学研究文化,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5.德育建设精彩纷呈

基于育人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校完成了学段育人目标体系的构建,以“四有德育课程”为纲实施德育,制定了分年级的育人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策略,致力于培养“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受人尊重的行为风范”、“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品质”、“有不断超越的学习能力”的四有新人。搭建德育平台,建立“班级工作研讨中心”“社团及学生活动中心”“心理辅导中心”“生涯发展指导中心”“宿舍管理中心”“家校协同工作中心”等六个德育中心。进行浸润式德育教育,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修养。

6.管理机制日益完善

创新管理模式,重塑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实施扁平化绿色管理体系,管理重心下移,管理者深入教学一线,力促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创设公正、积极的工作环境,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学校整体运转态势良好。完善规章制度,优化管理体系,办学决策、实施执行、发展导向、动力更新四大管理机制得以体现并能实施运转;扩大民主参与,共享发展成果,积极营造规范、科学、民主、共享的管理氛围。

三、存在问题

1.学校课程领导力与教学方式变革有待深化。学校“绿色生态”课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课程管理面临挑战:如何形成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如何实施课程评价,如何在新高考中有效管理选课走班,如何对课程分类、分层、精细化的管理,如何开发特色化校本课程,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相融合等,仍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难题。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何有效开展学历案教学,如何推进研究性、项目化和合作式学习,也是需要从理念和实践上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与教学方式变革十分重要。

2.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考试与评价是撬动教育教学的重要杠杆。新课程的实施对课表编排、走班管理、教学进度安排、难度把握、作业、考试、辅导等教育教学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要在学生的考核评价中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但目前,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缺乏对评价主体的操作性指导和规定,不同主体评价时如何保证客观性和公正性,不同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不明确,还需要数据和证据支撑进行研究。

3.学生发展指导难题突出。新发展时代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发展指导,学校要从品行、生活、心理、学业和生涯等方面全方位构建指导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并进行实施,这对于学校和教师都是极大挑战,虽然目前学校在学生生涯指导方面有所研究,但整体学生发展体系及教师在学生心理、学业规划、生涯规划与职业理解、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依然有限。

4.教师结构比例不合理。目前学校在编教师158人,教育局外聘教师20人,其中50岁以上的教师40人,占比22%,40-45岁之间教师51人,占比29%,正是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但是这部分中仅有5名高级职称教师,35岁以下的教师15人,仅占比8%,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由于分级管理等政策原因,教师职称结构也亟待优化;各学科教研组发展不均衡,组内以问题带动实践的教研氛围没有形成。

5.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准备不足。疫情防控常态化,面对疫情对教育的影响,我们经常跟不上情况的变化。在线教学是在开放的虚拟网络中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这个虚拟空间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均需通过网络和终端设备的中介才能发生间接的联系。终端设备是以视窗的形式呈现和交换信息的,因而这种接触只能是平面的、局部的和单向的。因此线上教学的质量和进度如何保障,线上教学的教学管理、评价如实实施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6.分级管理后,初中和高中依然在一个校园,校园面积小,软硬件老旧,改造困难大,信息现代化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校的影响力,削减了学校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此,校园环境、教学楼氛围、教室布局需要整体设计和改造,校园网络、监控设备、办公软件、管理系统需要改造升级和整合优化。计算机教室、心理及生涯中心、创客中心、录课教室等功能室需要进一步布局、调整和提升。

四、机遇挑战

(一)从外部环境看

1.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201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办、国办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这两个文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部署,面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大变革时代,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质量教育是重要抓手。深入研究政策和实践,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发展规划,可以在质量快速提升的同时实现弯道超车。

2.近年来,郑州市举全市之力发展教育、办好教育、办强教育。郑州市教育局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新需求为导向,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以创新驱动教育机制体制改革,强化政策引导,坚持问题导向,搭建教育改革的“四梁八柱”,高质量建设郑州“美好教育”逐步从统一的思想认识转化为一致的积极行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在中原大地上澎湃展开。郑州市编制了《郑州“美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工作措施,细化工作责任,坚持规划设计优先,为下步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扩充奠定制度基础,提供制度保障。

3.新时代高考的定位和任务十分明确:作为教育公平之保障,发展素质之必需,新时代的高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公平科学评价人才为主要使命,积极引导和促进教与学,与之共同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成才目标,并助力学生学业减负增效及教育教学提质达标。新时代高考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以更积极的姿态、更灵活的策略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二)从自身发展看

1.两个新校区的建设已经实施,可以大大缓解我校教师沉淀压力,可以为我校高中生源提供更大空间。但同时,管理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教师的选聘和上岗、办学目标的确立、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压力重重,富有挑战。

2. 学校近几年奋发图强、全力拼搏,获得了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变化,学校的口碑及影响快速提升,但教师基础有限、生源质量总体格局不变、大量教师传统思维和观念牢固、部分教师发展提升欲望不强等因素决定了我校正处于发展的困难期和转型期,抓住机遇便可华丽提升,错失机遇将大伤元气。

第二部分 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系,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努力开创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二、办学理念

“绿色教育”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绿色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绿色教育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自有资源和学习环境为出发点,为学生发展创造最大空间,让每一个生命积极成长。

绿色教育理念,强调适应国家和时代的发展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尊重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倾向、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个性因素,重视学生的时间空间、和谐互动、求知方式在内的学习环境,创设科学开放、和谐健康、生机盎然的生态环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发展,主动发展。

三、总体目标

以绿色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破解立德树人时代命题的实施路径,深化学校文化内涵发展,坚持五育并举,优化育人体系,把学校建设成一所师生在现有基础上高质量增值发展、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

  四、具体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面向未来,培养身心健康、行为规范、意志坚定、方法良好的创新型人才。

内涵阐释:身心健康,即身体体魄强健,价值观念正确,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有浓厚的责任担当意识;行为规范,指生活习惯健康,日常行为规范,遵守法律法规,坚守道德观念,有受人尊重的品行风范;意志坚定,指人格素养健全,心理品质积极,热爱敬畏生命,生涯规划明晰,有坚定不移的意志能力;方法良好,指生存技能完备,求知方式科学,人文科学兼备,审美情趣浓厚,有不断提升的终身学习能力。

2.党建发展目标

健全党管教育的体制机制,构建学习、实践、研究、反思、提升一体化的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执纪问责和党内民主监督在内的党内监督机制,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将各基层党支部建设成制度规范性强、学习风气浓、组织运作效率高的战斗堡垒。

   3.课程建设与实施目标

围绕“引领学生持续成长”的课程目标,构建完善的“绿色生态”课程体系;优化育人方式,持续推进 课程评价的实践研究,通过课程落实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4.教师发展目标

形成行政、教研、培训和科研多轮驱动的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机制,拓展教师视野,激发教师智慧,提升教师的课标研究与分解能力、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德育实施与学生指导能力。

5.教育教学保障目标

   以健康学校和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打造安全、优美、有序、健康的校园环境,培育职责明确、岗位标准较高、保障能力突出、运转实效明显的行政管理教师队伍,构建管理机制简明、办公系统现代、监控与反馈全面、网络信息传输安全的现代化办公体系。

第三部分 目标分解、实施与评价

(一)目标分解与实施策略

总目标

以绿色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破解立德树人时代命题的实施路径,深化学校文化内涵发展,坚持五育并举,优化育人体系,把学校建设成一所师生在现有基础上高质量增值发展、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具有学习、实践、反思、提升的党委工作机制,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锤炼政治立场坚定、能够敬业奉献、教学成绩优良党员队伍;将党支部建设成政治立场坚定、学习风气浓厚、评价科学有效的战斗堡垒;将党员教师培养成政治素养明显、师德师风优良、业务能力突出、教学成绩领先的先锋队伍。实现党建高质量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创新管理

以制定优化处室结构及质量绩效评价体系为新的突破点,以落实学校扁平化管理为抓手,使学校各岗位责任清晰、操作规范、标准明确、行事高效、评价科学;给全体师生提供针对性的、适切性的服务,提升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管理的制度化支持系统。

课程与教学

围绕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绿色办学理念和“培养面向未来,培养思想健康、行为规范、意志坚定、方法良好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构建涵盖“绿文课程”“绿智课程”“绿德课程”“绿美课程”“绿健课程”“绿创课程”课程结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构建高质量、有特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执行党中央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紧迫要求,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宗旨,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研究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学生发展指导

以育人目标为导向,以“四有”德育课程和年级分布式管理体制为基础,探索新形势下的校本德育管理模式,构建家校社共育的和谐局面,用积极心理学引领教师和学生发展,以“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通过班团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不断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团委工作

坚持党建带团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打造一个团学教师的专业团队,培养一批优秀的团学学生干部,立足学校现实,形成一批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

工会工作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工作,突出重点,做出特点,增强工会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保障学校整体工作和谐共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围绕“加强民主管理,维护教工权益,开展多彩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的指导思想,以阳光工程、素质工程、温暖工程、健康工程为抓手,推进学校民主化管理,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后勤保障工作

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系。以绿色教育理念为指导,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打造精干高效的后勤保障队伍和后勤保障体系,依法依规理财,科学调配资产,保障师生安全,根据实际发展需要,有计划地改善办学条件,打造优美大气、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

新校区建设

  完成两个新校区(郑州市回民中学航空港区新校区项目、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高迁建项目)的基建任务。航空港区新校区在2022年6月份全部建成,通过验收,投入使用;管城区高中部迁建在2023年6月份建成,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三)具体实施与评价

  1.党建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具有学习、实践、反思、提升的党委工作机制,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锤炼政治立场坚定、能够敬业奉献、教学成绩优良党员队伍;将党支部建设成政治立场坚定、学习风气浓厚、评价科学有效的战斗堡垒;将党员教师培养成政治素养明显、师德师风优良、业务能力突出、教学成绩领先的先锋队伍。实现党建高质量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一年(2021.9~2022.8)

目标

规范党委成员的分工,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干部的“四个表率”,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机制。狠抓党支部建设,扎实落实“三会一课”党建机制,提升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先锋模范意识。

具体措施及时间节点

1. 召开各支部委员专题工作会,明确职责,与党委签订岗位职责责任书。(2021年9月初)

2. 制定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管理制度,每学年不少于8次。(2021年1-12月)

3. 定期召开党委成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

4. 定期召开全体教师的节假日廉政教育会。

5. 定期组织领导班子述学述职述廉活动。

6. 定期进行领导班子民主测评,自觉接受监督。

7. 及时做好新入职我校的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入,调整部分支部成员。(2021年9月份开学第一周的周二)。

8. 各支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倡导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每月第一周的周二)党员活动日。

9. 各支部积极开展组织发展工作,学校党委每年不少于2人。

10.各支部工作计划台账化,增强可操作性。

11.全体党员教师以“学习强国”为契机,构建常态化学习模式。每天持续学习,以支部为单位每两周统计一次积分和排名。

12.全体党员在校期间佩戴党徽,形成亮身份、强意识、比业绩、讲奉献的先锋模范意识。

13.每学年安排党员和干部三次外出培训学习,增强党性修养。

达成度评估指标

1.各支部组织健全,支委分工明确,勤于学习,勇于担当。2.支部理论学习、支部活动、组织发展有序进行。3.党员老师建立形成常态化学习模式,初步形成带头意识、奉献意识。

第 二 年

(2022.9~2023.8)

目标

建成领导有力、团结民主、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的领导班子。建成有效运转,有较强学习力、组织力、行动力的基层党支部。党员教师政治思想素养明显提升,业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奉献意识、先锋模范意识明显增强,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明显。

具措施及时间节点

1.坚持开展中心组成员的学习,丰富内容、创新方式。

2.常态化召开党委中心组成员民主生活会

3.定期召开节假日廉政教育会。

4.坚持召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会。

5.坚持召开领导班子民主测评会,自觉接受监督。

6.各支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的常态化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

7.各支部积极开展组织发展,向党输入新鲜血液。

8.各支部工作计划台账化,增强科学性、连续性、可操作性。

9.全体党员教师形成常态化学习模式,每天坚持各种形式学习。

10.引导全体党员养成亮党员身份、强带头意识、比工作业绩、讲奉献精神。

11.每学年安排党员干部三次外出培训学习,增强党性修养。

达成度评估指标

1.党委领导班子学习常态化,团结一致、配合默契,领导有力。2.支部建设形成科学化、系统性、协调性运转模式。3.党员老师政治思想素养明显提升,业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奉献意识、先锋模范意识明显增强,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明显。

第 三 年

(2023.9~2024.8)

目标

建成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政治立场坚定、牺牲与奉献精神明显、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党支部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下运行,切实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员教师培养成政治素养过硬、师德师风优良、业务能力突出、教学成绩领先的先锋队伍。

措施

1.持续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中心组成员的学习活动。

2.坚持和创新党委成员民主生活会的内容和形式。

3.坚持召开节假日廉政教育会。

4.坚持召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会。

5.坚持召开领导班子民主测评会,自觉接受监督。

6.各支部定期开展系统性的理论学习、组织活动和组织发展。

7.各支部持续积极开展组织发展,向党输入新鲜血液。

8.将各支部工作计划进一步台账化,增强科学化、有效化,可操作性。

9.全体党员教师形成常态化学习模式。每天坚持各种形式学习。

10.引导全体党员养成亮身份、强意识、比业绩、讲奉献的先锋模范意识。

11.每学年安排党员干部三次外出培训学习,增强党性修养。

达成度评估指标

1.干部队伍忠诚、干净、担当、政治立场坚定、牺牲与奉献精神明显、能力突出。2.支部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下运行,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3.党员教师政治素养过硬、师德师风优良、业务能力突出、教学成绩领先。

2.创新管理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总目标

以制定优化处室结构及质量绩效评价体系为新的突破点,以落实学校扁平化管理为抓手,使学校各岗位责任清晰、操作规范、标准明确、行事高效、评价科学;给全体师生提供针对性的、适切性的服务,提升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管理的制度化支持系统。

第一年(2021.9~2022.8)

目标

深化扁平化管理理念,结构设置科学合理,部门职责明晰,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细化完成行政人员岗位设置和评价细则,建立教职员工信息数据库,加强人事管理,构建规范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

一、强化行政管理队伍

1.中层干部通过参与三年规划督导和新三年规划制定,理顺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职责;(2021年9月-10月)

2.加强干部学习,继续开展读书分享活动;(2021年10月)

3.变革行政会议中层汇报方式,提高效率,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进行汇报,加强工作督促与反馈。(2021年9月)

二、构建科学化的人事管理机制

1. 提高行政处室工作执行力,提高工作标准,完善绩效考核方法,逐步实现行政专业化发展;(2021年9月)

2.完成新学期教职员工聘任及合同签订,规范学校临聘人员、局聘人员管理;(2021年9月)

3.高质量完成教师招聘工作及新教师各项人事手续;(2021年12月)

4. 规范教师职称评定、人事变更工作,规范行政人员职称评定,完善方案并提交教代会;(2021年12月)

三、完善学校评价体系

1. 汇集和完善学校各项评优评先制度,建立评价方案库;

2. 完善行政人员月考核量化实施细则,提升行政人员服务意识;

四、提升学校服务质量

1.加强对全体教师进行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和文明创建的宣传,使健康观念深入人心;(2021年10月)

2. 完善教职员工信息统计,建立教职员工信息数据库;(2021年10月)

3. 提升教职工健康体检费用,解决教师其他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2021年12月)

达成度评估指标

1. 中层干部学习能力、规划能力、总结能力显著提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 完善行政人员职称评定方案,教代会通过并老师们认可;

3. 评价能让努力工作者劳有所获,得到充分认可,体现公平公正;

4. 建立初步的教师信息数据库;

5. 基本解决教职员实际困难。

第 二 年

(2022.9~2023.8)

目标

加强学校管理队伍的学习、研讨,提升行政管理队伍的科学、规划管理能力;落实双向聘任制度,规范人事管理;启动学期自评机制,发挥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的作用,形成民主管理体制;关注教职工切身利益,实现管理和服务专业化。

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

一、提升行政管理队伍的实践和研究能力

1.建立干部学习机制,经常性开展理想教育和学习活动,提高校级、中层干部担当意识和领导力、执行力,组织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先进教育管理理念;

2. 推荐阅读书目,提升干部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组织干部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工作,并通过学历案设计与分享、专题讲座等活动提升实践和研究能力;

二、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机制

1.按照双向聘任细则,完成教职员工聘任工作,妥善处理聘任中的问题;

2.与合同到期的老师签订人事合同;

3.规范教师职称评定、人事变更工作;

三、提升学校评价实效

1.实施学期学校自评制度,每个学期各年级各处室根据标准进行自评,并整理学期档案;

2.面向学生、家长和一线教师,通过系列问卷调查,评估学校的规划落实情况和各处室工作开展的情况,提升教职工代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真实性、有效性;

四、提升学校服务质量

1.完善健康学校和文明校园创建档案材料整理,优化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和健康文化;

2.与各处室建立联通机制,完善教职员工信息数据库;

2.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工作制度,公平公正地解决学校重大事务以及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3.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务公开栏、校长联络箱等各种媒介,进一步扩大校务公开范围,提升校务公开工作水平。

达成度评估指标

1. 干部担当意识强,做事不推诿不拖拉,学校各项机制运行流畅;

2. 岗位设置合理,双向聘任工作平稳推进;

3. 形成学校年级、处室自评标准文本;

4. 教职工对学校各项决策基本满意。

第 三 年

(2023.9~2024.8)

目标

保持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积极担当的工作作风,重视优秀青年教师成长,各级干部具有创新意识、全局意识、工作前置意识;继续规范人事管理体制;尝试信息化及第三方评价机制,促进全体师生和家长对于学校管理的参与,形成全员共建共享的管理和服务新文化。

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

一、深化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1. 完善决策程序,各项决策按规范进行;

2. 建立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干部培养机制,形成良性发展的干部梯队建设;

二、规范人事管理机制

1.完善全体教职员工人事档案;完善归档、查阅、保密等档案制度;

2.规范教师职称评定、人事变更工作;

三、创新学校评价体系

1. 开发信息网络评价工具,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展开评价;

2. 加强基于评价的实践改进;

3. 尝试第三方评价;

四、提升学校服务质量

1.逐年修订、完善教职工信息数据库;

2.面向学生、家长和一线教师,开展常态化的意见征求工作,让全体师生和家长家参与学校管理,使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民主、和谐;

3.调查、研究、解决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让全体教职员工能安心工作,快乐工作。

达成度评估指标

1. 形成一支专业素质高、担当意识足、规范意识强的行政管理队伍;

2. 整理学习各项人事管理制度文本;

3. 评价后有进一步的改进跟进措施;

4.教职工对学校发展满意。

3.课程与教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总目标

围绕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绿色办学理念和“培养面向未来,培养思想健康、行为规范、意志坚定、方法良好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构建涵盖“绿文课程”“绿智课程”“绿德课程”“绿美课程”“绿健课程”“绿创课程”课程结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构建高质量、有特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通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培训,逐步完善基于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学生发展需要的《学科课程纲要》、《学历案》、《作业规划》、《易错题汇编》编制和使用;继续深入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原理下大单元、大主题、大情景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探索多样教学的课堂形态,发挥学生“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生。

持续推进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一致性实践研究。利用大数据平台“优化评价模型、重组评价指标、增设评价参数”,调整教学策略和向学生反馈信息的机制,提升教师围绕目标设计评价的能力,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导向、自我监控的学习,并在完成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高中学段课程目标条件下,实现学生学业质量的持续增值。

重视体育和艺术在学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关注学科特色活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在基于目标的活动开展和及时评价中丰富体验,陶冶情操,育心育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健全学生健康档案,提倡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第一年(2021.9~2022.8)

目标

以践行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按照“核心素养进课程,进课堂、进评价”为行动原则,系统优化学校课程方案,持续推进课堂教学转型,建立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完善教师研修模式,实施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教学。强化日常教学的规范要求;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基于学校育人目标的校本课程要立足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历案》研制更加促进深度学习; 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实践研究吸引更多教师加入青年教师共同体;通过临界生辅导实现各年级的导师制精准管理;“学习诊断系统”使用成为取得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自觉行为;进一步发挥高中阶段性增值评价结果诊断对教学的影响;重点关注毕业年级常规管理。寻求新高考背景下信息技术对选课走班的支撑。

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

1.加强教研组《课程纲要》的编制培训(2021.09),使之成为教学前评价的常态工作。

2. 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开展课标分解实践研究,细化学科核心素养表现水平。把课标细化为学期、单元或课时目标。(2021.12)。

3.丰富拓展性研究类校本课程,创设条件实施提高类课程开展。鼓励教师跨学科开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拓展课(2021.11)。

4.继续依据课程标准组织主题为“阳光健康,更高更强”的体育教学,提升学生健康体质。美育主题活动按月常规开展,扩大参与面和多元评价方向。

5.继续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学历案教学”为主题的主题晒课活动(2021.10)。

6.探索研究课堂教学评价途径,持续做好《作业规划》、《易错题汇编》的编制整理工作,使评价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补救教学明确指向评价结果。

7.临界生管理在各年级有序实施,依托“学习诊断系统”错题集整理使用,提升个体化补救教学效果。

8.加强高三年级教育教学管理,深研课标,筛选真题精心编制针对性强的复习学历案(2021.09)。

9.建立体音美、政史地、心理综实三个大教研组,逐步完善教研组建设,促进学科融合共进,学科学业质量期末有所提升;

10.做好选课走班准备,在搭建教务管理平台基础上组好排课、备课信息共享,充分调研选课走班信息技术。

达成度评估指标

1.教研组《课程纲要》的解读与选评,学科纲案学期要印刷成册。

2. 整理单元目标梳理成果,形成学校《学科教学手册》,做好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学历案设计,并把单元学历案按年级印制成册使用,杜绝购讲练教辅。

3.拓宽校本课程开发渠道,尝试互联网+课程。

4.获得五大学科竞赛省级名次,增强强基计划相关引领和培训。

5.积极参加传统项目体育比赛,培养多名高水平运动员后备生。

6.学期《作业规划》、《易错题汇编》编制印刷使用常态化。

7.依托“学习诊断系统”的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覆盖各学科。

8.开展备课组课标解读和真题汇编整理,各学科复习学历案印刷成册。

第 二 年

(2022.9~2023.8)

目标

持续加强必修类国家课程和选修类国家课程实施力度;不断实践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的兴趣类校本课程;做好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学历案课堂实施与评价;探索课堂形成性评价检测机制;提升教师评价任务设计技术和教学策略设计技术;发挥青年教师共同体的科研推动作用,发挥骨干教师、学科技术带头人的引领辐射作用;强化临界生管理在提升学生学业增值的作用; 做好信息技术对选课走班的支撑。

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

1.细化教学环节督导检查内容,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的过程性管理。

2.完善主题教研整体布局,加快各级各学科骨干教师培养,为优秀青年教师成长创设环境(2022.12)。

3.依据《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条例》选编特长类和兴趣类课程(2022.12),研究性学习实施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

4.开展单元学历案的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实践研究(2023.04)。

5.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历案设计各学科汇编成册出成果(2022.12)。

6.持续开展基于“评价测量和数据挖掘”的测评工具研究,推行补救教学测试成绩计入总结性评价结果做法,完善“测试命题和测试数据分析”的学习和服务机制(2023.06)。

7.实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引领教研组工程(2022.10),营造积极、踏实、敢于实践的教研氛围。

8.毕业年级管理更加精准,临界学科、临界学生、临界班级的突破办法逐步建立,基于课标的单元一轮复习学历案卷编制使用更加科学,层次任务更加明晰。

9.完善体音美、政史地、心理综实大教研与小备课结合制度,促进学科融合与教学共进,落实五育并举;(2022.10)

10.利用智能教务平台资源,探索研究新高考政策、走班选课、评价模式、开放性科学活动在信息化管理中落实,通过加强学习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客观性和诊断性.(2022.09)

达成度评估指标

1.形成教学常规管理电子档案,从数据分布精准确定管理脱节点和临界点。

2.各项各类公开课获奖人数递增明显,各学科骨干教师分布均衡。

3.高一年级实施精选校本课程,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评选获奖人数持续增加。

4.继续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学历案教学主题晒课活动。

5.《课题数据收集统计卡》、《学生视角下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测试卡》使用常态化。

6.毕业年级管理强化“三个共筑”(指向班主任专业提升的师生共筑,指向学生心理调适的家校共筑,指向学科教师科学应试的班级组共筑)。

7.高中增值性评价排名位居郑州市前列,学生“中进高出、高进高出”增值特征明显。

第 三 年

(2023.9~2024.8)

目标

在常规教学管理系统化基础上,积极探索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与学业评价的校本路径;持续深入开发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学历案设计技术文本,《学历案》设计关键技术有序研究实践,主题教研培训,围绕“提升单元学历案设计、实施与评价等专业能力”,“分享教学策略,共享教学资源,改善教与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开展主题教研,实现案例研究和实践探索同步发展;教师专业素养得以普遍提高,学科课型课例丰富,学术技术带头人数量增加明显;高中毕业班一本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学业增值数据同步上升。

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

1.利用智能教务平台资源,探索研究新高考政策、深化走班选课、评价模式、开放性科学活动在信息化管理中应用,通过加强学习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客观性和诊断性(2023.10)。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评选,创设多种平台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2023.12)。

3.通过基于学科素养单元《学历案》的编制使用进一步优化(2023.12),逐步提升教师教学观念,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4.通过主题教研活动,以点带面的提升学科组内教师教改科研的整体水平(2024.04)。

5.形成一批郑州市知名教研组,精品学科课程(2024.06)。

6.毕业班精准管理和共筑协作得以更好实施,多角度设置抓手,高效率完成复习备考工作。

达成度评估指标

1.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好高考改革政策下对高中课程改革的挑战。

2.学术技术带头人数量持续增加。

3.各学科单元《学历案》编制质量进一步优化,依托单元《学历案》的课题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

4.形成优秀的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学历案教学实施案例;

5.教研组长引领学科组能力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教研效果良好。

6.实施教学干部引领毕业班学科组计划,以真题研究使用、复习卷编制、基于测试数据补救教学、临界生多角度管理为抓手,助推中、高招数据稳步增值。

4.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总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执行党中央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紧迫要求,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宗旨,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研究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第一年(2021.9~2022.8)

目标

细化教师的专业提升路径,形成专家培训、骨干教师引领、教研组互助、个人反思相结合的路径体系。初步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水平,建立优质课评比机制;使全体教师明确继续教育任务和学习操作方法;建立起一套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试题研究水平方面有所提升。

具体措施及时间节点

1.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①坚持“专家陪伴式”培训模式,邀请专家针对各个学科组进行专业培训。(2021.9-2022.7)

②人社局继续教育公需课学习、专业课学时申报。(2021.9-10)

③继续推行专业书籍精读活动。

2.健全教师发展处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有序的归类建档(2021.12,2022.6)

3.加强教科研课题研究

各学年下期进行校内、市级、省级课题立项申报、开题报告会,各学年上期进行各级课题的中期报告会。(2021.12、2022.3-4)

① 进行课题立项培训会

② 进行课题开题报告会和中期报告会

4.实现教科研成果的有形化(2021.9-2022.8):

①一师一优课、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等优质课评比前置,提前规划,提升质量。

②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省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

5.做好青年教师和新入教师的培养工作(2021.9-2022.8):

①青年共同体的学习交流,有讲座、有论坛、有作业、有反馈;

③ 新入教师的岗前培训(2021.8)

④ 青年教师解题能力大赛(2022.1,2022.3)

达成度评估指标

1.校内专家每两周进行一次专业培训

2.人社局继续教育完成率达到100%,教育局继续教育证书应办尽办

3.建成教师发展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4.2021年度市级立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全部按时结项,2022年度市级课题立项8项左右,争取2项市级重点课题

5.省市级优质课获奖人数超过15人

6.使青年教师和新入职教师初步具备教材解读、课标分解、学历案编写和使用的能力

第 二 年

(2022.9~2023.8)

目标

完善教师专业提升路径,完成专家向教研组对口指导过渡。继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使部分教师开始向专家型教师过渡。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继续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

具措施及时间节点

1.继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22.9-2023.8)

①开展教研组长和专家结对活动,使专家对教研组的指导更有针对性。

②支持学科组进行外出学习培训,鼓励学科组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各学科组参加各项评比活动的条件。

③在教研组中选拔出1-2人具有引领作用的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在教研中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和经验分享。

2.完善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2022.9-2023.8)

在课题立项指导的基础上进行书写课题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的培训会,提升课题完成的质量,初步实现课题实践于课堂的引导。

3.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确保青年共同体双周的活动机制。使青年教师开始向学校骨干过渡。

4.继续组织教师申报省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

达成度评估指标

1.使每个教研组均有对口专家进行指导。每组有1-2人的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

2.2022年度市级立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全部按时结项,2023年度市级课题立项8项左右,争取2项市级重点课题

3.青年教师具备能够熟练的进行教材解读、课标分解,打单员学历案编写和使用的能力

第 三 年

(2023.9~2024.8)

目标

教师的专业水平显著提高,三分之二的教研组建成有校内的专家引领且在郑州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学科。青年教师显著成长,部分青年教师成为校内教学骨干。教师教科研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措施

1. 加大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23.9-2024.8):

①评选各教研组组内的专家推团队,由专家团队引领教研组成员共同提升。②推进各学科组建立外出学习轮训计划,使外出学习更加规范合理

2.建成完善的课题立项、评审、结项、实践的培训循环(2023.9-2024.8)

继续开展课题立项、中期报告书写、课题结项的培训会,使其常态化、标准化,大力推进课题向课堂的实践。

3.开展青年教师三年成长总结活动,推选出优秀的青年教师,带动其他青年教师的成长(2024.6)。

4.总结三年教师发展经验,完成教师发展成果数据的统计和整合(2024.8)。

达成度评估指标

1.每个教研组均出现1-2名在郑州市有学术研究、教学实践方面有影响力,且能够引领教研组发展的专家教师。

2.完成课题立项-结项的合理循环,课题的研究趋于常态化,每个教研组均有2-3项课题,实现课题研究来源于课堂,回归于课堂。

3.评选出“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激励青年教师的成长。

4.将三年教师发展情况整理成文字材料,教师发展成果整理成册。

5.学校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总目标

以育人目标为导向,以“四有”德育课程和年级分布式管理体制为基础,探索新形势下的校本德育管理模式,构建家校社共育的和谐局面,用积极心理学引领教师和学生发展,以“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通过班团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不断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年(2021.9~2022.8)

目标

通过学生发展处和年级管委会结合,搭建德育管理模式和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初步构建德育管理模式;

通过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完成德育课程纲要修订,并以主题教育月活动的形式为载体,全面开展德育工作;

通过梳理和整合家长学校资源,初步构建家校社共育局面;

筹建心理教研组,各年级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教育专业课教育,开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校园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

一、德育课程

1.根据五育并举的要求,确立德育培养目标,修订德育课程纲要:以年级为单位,9—1月,每月一个德育目标维度的修订为任务,每月的第一周进行目标修订,第二三周进行试行,第四周形成修订的定稿。2月份,各年级汇总整理成总的修订过的德育课程纲要。2-5月,每月按照课程纲要制作与之对应的德育教案、PPT;6月进行汇总。

2.以主题教育月的形式开展相关教育活动:1-2月,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育活动;2—3月,文明提升月;4月,集体主义教育月;5月,安全与健康教育月;6月,诚信与感恩教育月;7月,志愿服务和综合实践月;8月,初始年级国防教育;9月,理想与规范教育月;10月,爱国主义教育月;11月,安全与法制教育月;12月,生态文明教育月;1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

二、家校社共育体系

1.家长学校:形成以心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为主的专职教师和以班主任为主的兼职教师的家长学校教师队伍;拓宽疫情时期家长学校活动开展的形式,保证每月至少有一个主题和一次主题活动;探索工作坊与大讲座相结合的最佳方式。

2.社区共育:以东里路社区为根据地,开展党团建设一体会活动,开设社区家长课堂和家长读书分享会,探索学校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进社区、优秀家长进学生课堂的开放式教育模式。

三、心理健康教育

1.进行心理教研组建设。9月,完成兼职教师的选聘工作;10-11月,开展兼职教师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培训工作;12-5月,兼职教师参与学生心理个体育团体辅导、心理社团指导等工作。

2.高一年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防疫心理调节、学习环境适应、自我认知方面进行探索;高二年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在防疫心理调节、青春期心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引导。高三年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活动,重点在防疫心理调节、备考心理辅导、开发心理潜能、升学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

3.开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校园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相结合的实践研究: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教基一〔2012〕15 号)、《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 年)》等文件要求,结合灾后重建、疫情防控的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各运用钉钉、微信、QQ、电话、面谈等方式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通过防灾抗灾心理学生心理作品(心理绘画、心理小论文、心理剧集剧本)征集等活动协助学生宣泄情绪,引导学生科学应对、有效克服不良心理障碍,健康成长成才。

四、班团建设发展

1.扎实打造升旗仪式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细致规划组织好全校师生参与每周升国旗和周唱国歌仪式、利用官网和公众号,推送每周红旗下演讲的学生和内容,加强对团员学生思想教育和提升校园文化引领作用。

2.共青团发展建设规范化:积极开展团组织发展工作,规范入团、推优工作,各支部坚持共青团“三会两制一课”,有实效地开展班级团支部活动。

3.理想信念教育和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下沉支部:结合年级及各个支部,细化红色专题活动、理想信念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等学生活动。

4.社团实践活动品牌化:坚持开展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社团活动,重点打造一批优质社团,推出一些精品节目,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美育活动。

5.做好活动宣传推广,做好档案整理和文明创建。

五、队伍建设

1.探索学生发展处与年级管委会双层联动下的德育管理模式:9月,处室人员按照分工下沉年级,明确处室人员分工;10月-3月,根据工作实际,摸索年级管委会与学生发展处下沉年级工作之间的责任分工;3月-4月,梳理相关职责,明确分工;5-6月,核定岗位职责与标准,进行双向聘任活动。

2.班主任幸福力课程建设:班主任激励机制:9月—10月启动星级班主任评选,12月-1月班主任基本功大赛,5月班主任节;班主任专业提升:每月开展班主任沙龙。

达成度评估指标

1.学生发展处与年级管委会,人员分工明确,工作开展顺利;

2.新的德育课程纲要形成文本,主题月活动按时开展;

3.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主题活动按时开展;

4.班团工作节点更明确、过程更明晰,效果初步凸显,细致引导学生形成身份意识。

5.心理教育教研组成立,专业课按课表上课,校园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流程化。

第 二 年

(2022.9~2023.8)

目标

推进四个功能中心的网格化建设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新的管理模式在德育工作中的实效;

通过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和过程性积累,完成校本德育课程的资源库建设;

通过家校社体系的完善与推广,建立家校社课程体系;

在开设心理教育专业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心理教育在家长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

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

一、德育课程

1.按照新修订的德育课程纲要,9—1月,每月制作与之对应的德育教案、PPT;2月进行汇总,并结集出版;3-6月,每年级每月以使用《学生发展评价手册》的工作总结为契机,对《手册》进行修订。

2.以主题教育月的形式开展相关教育活动:1-2月,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育活动;2—3月,文明提升月;4月,集体主义教育月;5月,安全与健康教育月;6月,诚信与感恩教育月;7月,综合实践月;8月,初始年级国防教育;9月,理想与规范教育月;10月,爱国主义教育月;11月,安全与法制教育月;12月,生态文明教育月;1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

二、家校社共育体系

1.家长学校:以积极心理为支撑,针对不同学段、不同时间节点开发家长学校系列课程,梳理形成家长学校校本课程体系。

2.社区共育:在关键时间节点、定时定点开展党团一体化活动;家长读书分享会、家长课堂每月开展主题活动,构建体系化家校社共育内容。

三、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团队成长:以成长式工作坊、读书会、教研活动等形式,指导兼职心理教师参与到相关研究、课程开发和指导实践中。

2.在常规开展心理专业课教育的基础上,以省编教材为基础,结合积极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咨询技术,选取团体心理辅导中实用、好用的技术,逐步开发与完善自我认识、学会学习、情绪调控、生活与社会适应、升学择业指导6大主题的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3.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校园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相结合的实践探索:10月,通过心理测评与访谈,筛查出高、中、低风险名单;11月,开展心理委员培训、班主任培训,制定危机识别与干预的行动计划;12月,通过主题班会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系列活动;3月,通过社团活动征集生命教育相关心理剧剧本,开始心理剧的编排,5-6月,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通过心理健康常识宣传、心理漫画征集、团体心理辅导等特色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

四、班团建设发展

1.思想教育精细化:精益求精开展“主题升旗仪式”,各年级推选2-3节学生主导的爱国主义团课。

2.共青团建长效范化:建立优秀学生成长台账,细致开展团组织发展工作,进一步规范入团、推优工作,“三会两制一课”,有实效地开展班级团支部活动。

3.“一班一品”形式推荐理想信念教育和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结合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以分支和版块形式,用必做和选做形式,进一步细化红色专题活动、理想信念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等学生活动,推进学生的精细化参与和针对性成长。

4.打造精品社团和品牌节目:民乐团、交响乐团、文学社、心理社等老牌社团着力打造品牌节目;体育类、美育类、劳育类社团要发展提速。

5.按照“方案-实施-反馈-总结”的流程,做好活动宣传推广,做好档案整理和文明创建。

五、队伍建设

1.探索学生发展处与年级管委会双层联动下的德育管理模式;9月,处室人员按照分工下沉年级,明确处室人员分工;10月-3月,根据工作实际,摸索年级管委会与学生发展处下沉年级工作之间的责任分工;3月-4月,梳理相关职责,明确分工;5-6月,核定岗位职责与标准,进行双向聘任活动。

2.班主任幸福力课程建设:班主任激励机制:9月—10月启动星级班主任评选,12月-1月班主任基本功大赛,5月班主任节;班主任专业提升:每月开展班主任沙龙。

达成度评估指标

1.四个中心及下辖管理模块的负责人主体意识明确,能解决常见的工作问题;

2.包含课程纲要、教案、PPT在内的校本德育课程资源库建立完善;

3.家长学校形成包含5大板块的课程内容,社区家长学校课程体系也初步形成。

4.班团工作规范流畅高效,逐步形成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几个品牌。

5.积极心理学引导下的班主任工作坊活动更加专业化,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升。

第 三 年

(2023.9~2024.8)

目标

将德育全部工作纳入四个德育管理模式与体系中,形成以校本德育课程体系。

完善家长学校、班主任的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形成体系化的德育实施模式。

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的基础上,重点总结积极心理学与班主任队伍建设、家长学校建设中的探索成果,推广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经验,为学生身心健康打下基础。

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

一、德育课程

1.9-1月,每年级每月以使用《学生发展评价手册》的工作总结为契机,对《手册》进行修订。2月将一年来修订的内容进行汇总,结集印刷,提供给学生下一年度使用。

2.以主题教育月的形式开展相关教育活动:1-2月,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育活动;2—3月,文明提升月;4月,集体主义教育月;5月,安全与健康教育月;6月,诚信与感恩教育月;7月,综合实践月;8月,初始年级国防教育;9月,理想与规范教育月;10月,爱国主义教育月;11月,安全与法制教育月;12月,生态文明教育月;1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

三、家校社共育体系

1.家长学校:加强家长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提升;运用家长学校课程资源在新一轮学生中推广使用,修改完善。总结家长学校评价体系。

2.社区共育:党团活动常态化,构成学校、社区、家长通畅的互通渠道;借助家长力量,总结出家长读书分享会、家长课堂的长效运行机制。

四、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团队成长:以网络系统课程培训、家长学校课程教学、班主任心理团体辅导、成长式工作坊、读书会、教研活动等形式,指导兼职心理教师参与到相关研究、课程开发和指导实践中。

2.在常规开展心理专业课教育的基础上,依据专兼职教师的专业特点,进行团队合作,对课程资源进行不同学段的纵向连接、不同内容的横向贯通、不同策略的深度扩展,达到“全程、全体、全面”育人的目的,将开发的模块化课程资源应用到教学实践,使教师灵活、创造性地选择与运用,并反馈更新,实现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持续优化。

3.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校园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相结合的实践经验总结:完善优化具有校本特色的危机预防、识别、干预机制;编制危机预防与干预手册,梳理各类危机干预流程图;针对重点人群,及时建立“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方案,梳理并及时掌握个案案例,专业团队及时进行具体指导和干预,必要时及时转介医疗单位;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的专业化、系统化建设,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开发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系列主题心理课程及主题班会课程。

四、班团建设发展

1.思想教育:“主题升旗仪式”2-3年成果集结成册,各年级推选1节学生主导的爱国主义团课,录制成教育素材。

2.学生队伍:进一步打磨完善,形成以共青团员为主体的学生自主引领教育团体,形成“班-年级-学校”三层团组织思想教育引领格局。

3.理想信念和志愿服务:形成每个班级的学生参与报告材料,集结成册;

4.社团提升:形成社团开展材料,上报区市级别的评优等。

五、队伍建设

1.探索学生发展处与年级管委会双层联动下的德育管理模式;9月,处室人员按照分工下沉年级,明确处室人员分工;10月-3月,根据工作实际,摸索年级管委会与学生发展处下沉年级工作之间的责任分工;3月-4月,梳理相关职责,明确分工;5-6月,核定岗位职责与标准,进行双向聘任活动。

2.班主任幸福力课程建设:班主任激励机制:9月—10月启动星级班主任评选,12月-1月班主任基本功大赛,5月班主任节;班主任专业提升:每月开展班主任沙龙。

达成度评估指标

1.学校全部德育工作全部纳入四个管理模式与体系中,各管理单元的队伍健全、制度完善、职责分明、联动高效;

2.适合我校的《幸福力家长学校》《班级考核评价细则》《学生心理与生活指南》《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班主任德育论坛》《综合实践与社团发展评价量表》等文本形成;

3.班团工作的进一步整理和总结,为下一个三年规划提供经验和教训。

4.心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模式在全校推广,教师关注学生生命教育,熟知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办法。

5.学校团委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总目标

坚持党建带团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打造一个团学教师的专业团队,培养一批优秀的团学学生干部,立足学校现实,形成一批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一年(2021.9~2022.8)

目标

1、建设一支专业的团学教师团队,引领青年学子思想成长;

2、挖掘一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团学作品,陪伴青年学子成长;

3、探索出数个符合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覆盖全体学生的团学活动,着力建立团学品牌,助推团学青年全面发展。

具体措施及时间节点

1、2022年6月前,以教工青年团支部、优秀思政教师为核心,研讨青年学子思想成长策略;

2、2022年5月4日前后,遴选一批优秀艺术作品;

3、充分利用纪念日、“我们的节日”等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学活动。

达成度评估指标

1、专业的团学考试团队组合完成,定期研讨;

2、初选出以书画、戏剧、朗诵、舞蹈、表演等形式的优秀团学作品,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

3、各种覆盖全员的团学活动,流程、基本框架完成。

第 二 年

(2022.9~2023.8)

目标

1、专业的团学教师团队研发主题课程,搭建团学课程体系,依靠专业引领青年学子思想成长;

2、有素养、有水平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团学作品正式面向全体师生发布;

3、2022年9月前遴选出3个符合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覆盖全体学生的团学活动,开始细化建立团学品牌,助推团学青年全面发展。

具措施及时间节点

1、2023年6月前,团学课程体系形成,并开展至少3次主题教育;

2、2023年5月4日前后,优秀艺术作品校内展演;

3、2023年9月前,完成一轮团学品牌活动建设实践。

达成度评估指标

1、青马教师宣讲团主题教育完成至少3次面向青年学子的教育活动;

2、评选深受思想站位高、品味好,深受学生喜爱的艺术作品;

3、将3个团学品牌活动流程固定,形式固定,实践效果良好。

第 三 年

(2023.9~2024.8)

目标

1、专业的团学教师团队研发主题课程下的系列课程,丰富课程体系;

2、有素养、有水平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团学作品面向全社会发布,有一定影响力,社会反响较好;

3、3个符合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覆盖全体学生的团学活动,围绕当下形势与政策,主题多样,常规开展。

措施

1、2024年6月前,编制青马主题教育课程(试读版);

2、2024年9月前后,优秀艺术作品在省级以上平台进行展演;

3、2024年9月前,第二轮社团品牌活动创新实践形式,全面常规化开展。

达成度评估指标

1、青马教师宣讲团编制完成青马主题教育课程(试读版),并发布,完成一轮次团学教育实践;

2、推选出的思想站位高、品味好,深受学生喜爱艺术作品唉省级以上平台获奖;

3、3个团学品牌活动成为学生期待,参与踊跃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7.工会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总目标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工作,突出重点,做出特点,增强工会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保障学校整体工作和谐共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围绕“加强民主管理,维护教工权益,开展多彩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的指导思想,以阳光工程、素质工程、温暖工程、健康工程为抓手,推进学校民主化管理,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第一年(2021.9~2022.8)

目标

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化管理,形成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职工整体精神风貌。

具体措施及时间节点

1. 阳光工程:坚持校务公开,规范三重一大议事制度,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做好教代会代表培训工作,提升代表履责能力;(2021年12月——2022年1月)2.素质工程: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提升年,做好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治理活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学技能竞赛活动(2022年6月)

3.温暖工程: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好三八节、六一节、教师节、元旦节等活动。配合办公室做好学校离退休工作(2018年8月——2019年7月)。

4.健康工程:开展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以强身健体和不影响年级处室工作为原则要求时间、地点、项目内容明确,易于实施;举行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和月锻炼活动。组织教职工体检工作,防患于未然。(2021年9月——2022年6月)

达成度评估指标

1.有记录、有图片,形成档案材料

2.工会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 二 年

(2022.9~2023.8)

目标

在教师队伍中进一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领活动,围绕学校重工作,完善民主管理机制,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凝聚人心,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主人翁姿态,凝聚共识、积极进取,为学校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具措施及时间节点

1.阳光工程:定期召开教代会,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制度,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做好提案征集和答复工作,工会干部职责明确,队伍稳定;(2012年9月——2023年2月)

2.素质工程: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组织以提升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书写、诵读、现代教育技术竞赛等活动。举行师德主题教育活动(2022年9月——2022年6月);深入处室年级挖掘学校师德楷模和案例(2022年9月——2023年6月)。

3.温暖工程: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好六一节、教师节、元旦节等活动(2022年9月——2023年8月);加强教工之家的健身活动中心、教工食堂管理与建设,做好困难职工的慰问工作、配合办公室做好老干部工作。

4.健康工程:开展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以强身健体和不影响年级处室工作为原则要求时间、地点、项目内容明确,易于实施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2022年9月——2023年6月)

达成度评估指标

1.有档案、文本材料

4.工会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 三 年

(2023.9~2024.8)

目标

围绕学校领导核心,形成民主管理机制,教师良好师德文化形成。各项工作落实严谨,争先创优氛围浓厚。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助力。

措施

1.阳光工程:民主管理机制形成,教职工积极献言献策,主人翁意识增强;(2023年9月——2024年8月)

2.素质工程:继续深入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教师队伍良好形象有较好社会口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学习、教育和评比活动,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开展文明竞赛、志愿者活动,坚持开展文明处室的检查评比工作,促进教师文明习惯的养成,营造优良工作环境(2023年9月——2024年8月)。

3.温暖工程: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好六一节、教师节、元旦节等活动(2023年9月——2024年8月)做好患病及家庭变故教师的慰问工作、配合办公室做好老干部工作(2020年8月——2021年7月)。

4.健康工程:开展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的社团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2023年9月——2024年8月)

达成度评估指标

1.有档案、文本材料

2.工会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7.后勤保障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总目标

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系。以绿色教育理念为指导,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打造精干高效的后勤保障队伍和后勤保障体系,依法依规理财,科学调配资产,保障师生安全,根据实际发展需要,有计划地改善办学条件,打造优美大气、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

第一年(2021.9~2022.8)

目标

健全后勤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优化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标准和层次,打造高效的后勤管理队伍,提升服务效率;校园安全稳定;做好财产管理、年度财务预算与支付工作;做好校舍维修工作,改善办学条件。

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

1.通过优化后勤岗位设置,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与工作流程,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并规范落实,后勤保障高效运行(2019年9月完成)。

2.利用各种平台和手段,强化日常学习,落实后勤人员培训工作,提升后勤服务保障的专业化水平(专题培训结合学校整体培训安排);提升后勤保障工作标准,提升服务效率。

3.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科学调配使用,确保资产安全(2019年10月前完成)。

4.完善财务制度,规范采购流程,设立工作日志,督促协助各处室按计划推进2021年预算项目,截止2021年9月底,力争支付进度达到90%;推进2022年预算项目,截止2022年6月份,力争支付进度达到60%。

5.加强物业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和标准;做好校园美化保洁、绿化养护工作;定期维护和升级硬件设施,为师生创造安全美丽的学习环境。

6.做好基建维修工作,2021年9月底之前,完成暑期维修工程的结算审计上报工作。

7.落实“一岗双责”,提高安全意识,从制度完善、责任划分、日常监管和排查入手,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确保通过市级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复审。(2021年9月)。

达成度评估指标

1.日常管理和考核档案齐备,有日常工作记录可查阅;

2.形成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和学校内控制度,查阅档案;

3. 预算支付达到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各项修缮工程顺利完成并有完整的档案;

4. 校园安全零事故,有完整的平安建设档案,通过市级平安单位验收。

第 二 年

(2022.9~2023.8)

目标

进一步健全后勤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标准和层次,再次提升后勤服务效率;校园安全稳定;做好财产管理、年度财务预算与支付工作;做好改造修缮项目,改善办学条件。

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

1.通过日常工作评定和月考核工作,规范落实各项后勤管理工作;通过日常工作交流、双向聘任、进修学习等,打造高效的后勤服务队伍,提升后勤服务保障的专业化水平。

2.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学校资产电子清单,做到全部资产账物相符,登记入库。

3.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规范采购流程,设立工作日志,督促协助各处室按计划100%完成2022年预算项目(2022年11月);做好新三年预算编制工作(2022年9月完成);推进2023年预算项目,截止2023年6月份,力争支付进度达到60%。

4. 继续加强物业管理,完成保安保洁等物业公司的招标工作;做好校园美化保洁、绿化养护工作,定期维护和升级硬件设施,为师生创造安全美丽的学习环境。          

5.做好基建维修工作,确保教学正常运转(2022年9月).

6.继续落实“一岗双责”,提高安全意识,从制度完善、责任划分、日常监管和排查入手,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2023年6月)。

达成度评估指标

1.日常管理和考核档案齐备,有日常工作记录可查阅;

2.预算支付达到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各项修缮工程顺利完成并有完整的档案;

3. 有完整的平安建设档案,通过市级平安单位验收;

4.校园环境和师生工作学习环境明显改善,后勤常规管理有明显变化。

第 三 年

(2023.9~2024.8)

目标

稳步推进后勤服务保障、资产管理、财务预算与支付工作,校容校貌整体建设再上台阶;校园安全稳定、优美整洁.

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

1.继续完善财务制度,规范采购流程,2023年11月按计划100%完成2023年预算项目,2024年3月份启动2024年预算项目,截止2024年6月份,力争年度支付进度达到60%;做好新三年预算编制工作(2024年8月完成);

3.对校内环境进行改造升级,优化校园内的绿化与设施布局,提升教学楼内的硬件设施改造,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4.做好质量监督,稳步推进基建维修工作,确保教学正常运转(2023年8月);

5.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提高安全意识,齐抓共管,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2024年8月)。

达成度评估指标

1.后勤管理制度完善,后勤队伍服务高效,师生满意率高;

2. 预算支付达到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各项工程顺利完成并有完整的档案;

3. 校园和教学楼的升级改造完成;                          

4.日常管理和考核档案齐备,查阅档案;

5.有完整的平安建设档案,完成市级平安单位再创。

8.新校区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总目标

完成两个新校区(郑州市回民中学航空港区新校区项目、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高迁建项目)的基建任务。航空港区新校区在2022年6月份全部建成,通过验收,投入使用;管城区高中部迁建在2023年6月份建成,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第一年(2021.9~2022.8)

目标

航空港区新校区投入使用,管城区高中部迁建完成前期工作,正式施工。具体举措及时间节点如下:

具体措施及时间节点

一、具体举措

1.本项目在开始期,应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确保项目高质量、按计划安排的工期完成。

2.实行工程项目负责制。对建设工程项目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对参建单位的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实行工程项目追究制度。

3.严格按照国家对各项工程的有关规定和程序,积极开展工作。为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建设工期,各阶段工作应尽量提前进行,要有一定程度交叉,

4.办公室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去和有关职能单位人员进行沟通,学习专业知识。

二、时间节点

 1.航空港区新校区建设项目

  上学期(2021.9-2022.9)完成水土保持检测,完成正式用电,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2.管城区高中部外迁建设项目

  上学期(2021.9-2022.1),完成文物勘探、施工图审查、三通一平、土地证、规划许可证等前期工作,正式进行工程招标。

  下学期(2022.2-2019.8),正式移交给交建投代建中标单位进场施工。

达成度评估指标

1.审批环节政府有明文批复。

2.各环节招标到位。

3.所有档案材料和上级考核结果,实行月汇报制度。

第 二 年

(2022.9~2023.8)

目标

航空港区新校区完善基础设施,港区管城区迁建项目完成施工,正式投入使用。

具措施及时间节点

港区建设完成,变使用边完善。管城区迁建项目9月份完成地下施工,12月份完成所有单体的主体工程并通过验收。5月份前装修完毕,7月底前移交学校,8月份搬迁至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达成度评估指标

1. 开工前所有证件办齐,完工后工程质量能通过政府验收。

2. 所有环节经得起审计和审查,所有付款经得起时间和法律的考验。

3.所有档案材料和上级考核结果,实行月汇报制度。

第 三 年

(2023.9~2024.8)

目标

正式进行工程结算,通过审计局审计和其他监管部门的审查。

措施

1. 准备所有材料,提供到审计局进行审查,。

2. 对施工单位的工程数量进行核算,进行尾款支付。

3. 对工程漏项进行填补,有质量问题的进行维修。

达成度评估指标

通过财政局、审计局、发改委、建设局和纪委的审核。所有原始材料归档案室。

第四部分 实施保障

  一、组织保障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意识和现代治理能力;完善重大教育决策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探索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加强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

  2.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副校长和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规划实施的全程管理,同时聘请有关专家作为学校发展顾问,对实施规划的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推进规划的分部门、分阶段落实。按照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书,每学期定期召开实施讨论会议,适时调整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规划顺利科学有效的真正落地。

   组 长:李玉国  崔振喜

成 员:李翔、周铭、夏向阳、王春前、陈晓勇、曹素华、樊昭、唐永海、李亚军、赵杰、张春圃、杨林、党蓉蓉、汪杰、张战伟

   二、行政机制保障

   1.明确责任分工。规划实施实行分工负责制,由校长统筹分解目标任务,相关处室负责人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细则等。

   2.依法依规办学。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如信息公开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双向聘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会、教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3.实施动态督导。学校成立三年发展规划督导办公室,建立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将学校实施发展规划与学校评价工作同步进行。通过学期、年度评估考核,对规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修正,对本校的发展及时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不断优化实施路径,提升效能,使之更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经费与后勤保障

   建立科学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提高预算执行效率;根据规划内容,科学实施经费预算申请、预算使用规划、预算使用考核,使规划项目和活动能够获得充足的经费保障。完善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科学合理分配学校绩效工资,使绩效分配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确保教育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四、技术与监测保障

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建立科学化的监测机制;聘请专家开展教学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购买教学评价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诊断式补救教学;购置系统化的教学服务软件,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分析与管理。


版权所有: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 豫ICP备15024597号-1
地址:郑州市城北路4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6316328 电子信箱:zzhz06@163.com 官方微信号:zzshmzx
教育专项备案:2010010030044 网站维护:教务处信息中心 电话:0371-66345696